第十四屆全運會落地、成為2023年亞洲杯承辦城市之一......近幾年,西安不斷促成大型賽事落地,并通過一系列政策推動體育產業發展。1月26日,西安印發《關于建設世界賽事名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一并發布的,還有西安建設世界賽事名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任務清單、2021年主要工作計劃表、2022—2025年主要工作計劃表等。
從任務分解、責任主體,目標時間、獎勵機制,政策扶持等,事無巨細地進行了規定,這對推動西安體育產業發展,是一條可操作執行的文件。
依靠體育賽事的帶動,西安城市體育設施不斷升級擴大,體育產業的發展,與6561現代產業不斷融合,壯大著城市經濟基礎。
以賽事帶產業
對于建設世界賽事名城,西安提出了12項重點任務。
即打造體育精品賽事、豐富賽事活動載體、壯大體育市場主體、擴大體育用地供給、提升體育場館設施運營水平、加快體育產業集聚發展、支持體育互聯網業態發展、推進“體育+”產業融合發展、壯大體育產業專業人才隊伍、完善產業投融資政策、落實產業稅費優惠政策、完善產業信貸政策。
體育賽事,是這條產業鏈中的基礎,西安以城墻國際馬拉松、西安國際馬拉松賽等“一帶一路”系列精品賽事為契機,打造一批內涵豐富、前景良好、可持續運作的自主IP體育精品賽事。
同時大力發展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積極申辦國際A類體育賽事。
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相關市場主體的壯大。
《意見》提出,支持國際、國內知名體育組織或企業落戶西安,總部遷入的,按照加快總部企業發展相關政策給予獎勵;推動體育競賽表演業與資本市場對接,不斷拓寬體育競賽表演業的融資渠道。
在此方面,西安也給與了一系列支持優惠。如在土地方面,鼓勵各區縣、各開發區將體育用地納入區縣級國土空間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優先保障用地需求。
在人才方面,支持省市有關高校開設體育產業相關專業學科,重點培養賽事策劃、場館運營、品牌營銷等專業人才;對符合引進培養條件的體育產業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的專業技術人才,享受西安人才引進相關優惠政策。
“一路綠燈”謀發展
細則有了,接下來就是實施的問題。
《意見》從加強組織領導、優化營商環境、強化市場監督方面進行了明確。
比如在產業推進上,要求定期組織召開工作推進會議,研究西安體育產業發展戰略和規劃,統籌解決體育產業發展中的矛盾問題,協調推進重大體育設施項目建設。
營商環境領域,建立賽事安全保障機制,完善賽事舉辦指導服務制度,制定相關辦賽指南、參賽指引,為各類市場主體舉辦體育賽事提供技術指導、辦事指引和信息服務,明確舉辦基本條件、標準、規則和各相關主管部門的責任。
同時完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體育產業法規體系,完善監督管理機制,明確監管主體及其管理職能和各類市場主體的權利義務……
這對體育產業來說,從根本上解決了體育賽事推進難、難推進的問題。
西安在邁向國際化的路上,體育賽事最具代表性,這在《意見》中,也進行了加強。
如在賽事上,借鑒國際經驗,遵照國際慣例,執行國際標準,加快體育產業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步伐。
如今的西安,發展體育產業正當時。
第十四屆全運會的舉辦,西安肩負著開、閉幕式以及眾多單項賽事的任務。
相關的場館建設工作,更是傾力支持,市級相關部門和省本級場館所在區(開發區)及時解決場館周邊市政配套、能源接入、建審手續等矛盾困難,西安賽區25個比賽場館已全部按期完成建設任務。
體育賽事下的“全民健身”
實際上,西安舉辦的諸多賽事,已經成為這座城市體育產業的“招牌”。
西安馬拉松賽、西安城墻國際馬拉松賽、中國跆拳道公開賽、國際籃聯三人籃球世界杯賽、世界女子國際象棋大師賽、絲綢之路乒乓球邀請賽、國際電子競技大會……
據統計,西安已經策劃并成功舉辦了30余場國際高水平賽事,各區縣、各開發區也在積極承辦國際國內大賽,擴大區域影響,打造區域品牌。
而正在籌備的第十四屆全運會,也形成了一股體育產業熱。
數據顯示,去年,西安共實施社區全民健身路徑260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24個、多功能運動場12個、室內健身房5個,新建社會足球場地98塊。
與此同時,還規劃建設大型全民健身園區,包括灞河右岸公園全民健身園區、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全民健身園區、幸福林帶全民健身園區等。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已經成功取得2023年亞足聯中國亞洲杯的承辦權,目前場館正在建設當中。這座場館包含1座60000個座位的專業足球場、2塊國際標準室外訓練場。建成后,對西安體育賽事有極大的帶動作用。
按照《意見》規劃,到2023年,每年舉辦各類高水平體育賽事40場次以上,初步形成以賽事經濟為主導的體育產業發展新格局;
2025年,體育產業法人單位數量超過4000家,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或示范單位、項目達到3個以上,體育產業總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
“十四運”及西安建設“全國體育消費試點城市”的機遇之下,體育產業正與“6+5+6+1”現代產業體不斷融合,而全民健身熱潮及政策鼓勵下,西安賽事名城的目標,也將不遠。